鐮刀形血細胞病患者HIV-1感染風險較低?
此前研究發(fā)現(xiàn),鐮刀狀貧血癥患者感染HIV風險較低,但并沒有研究揭示其中的內在機制。都吃,加州舊金山Vitalant研究所的Shannon Kelly及其同事對其感染風險較低的原因進行了研究,相關結果發(fā)表在最近一期《PLOS ONE》雜志上。
一些流行病學報告表明,與普通人群相比,鐮狀細胞病患者的HIV感染率較低。然而,這種風險降低背后的機制仍不清楚。為了更好地了解風險的降低,Kelly及其同事們進行了兩部分的調查。首先,他們對之前的一項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新的統(tǒng)計分析。他們發(fā)現(xiàn),那些患有鐮狀細胞病的人確實有較低的HIV感染率。
接下來,研究人員對從HIV陰性患者的血液樣本中分離出的免疫系統(tǒng)細胞進行了一項實驗室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有無鐮刀狀細胞病,這些患者的免疫細胞均為HIV-1陰性。他們假設,HIV感染風險較低可能與CD4 T細胞的分子特征有關。
實驗室研究發(fā)現(xiàn),鐮狀細胞病患者的CD4+ T細胞具有較低的CCR5表達水平。眾所周知,CCR5是參與HIV感染的關鍵蛋白。此外,這些細胞中的CCR7蛋白水平也較低,而CD4蛋白水平則較高。進一步的實驗表明,來自鐮刀狀貧血癥患者體內的上述CD4 T細胞與沒有患鐮刀狀貧血癥的患者的CD4 T細胞相比,其對HIV感染的敏感性并沒有明顯下降。
這些研究結果進一步支持了鐮狀細胞病患者感染HIV的可能性較小的觀點。然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分子差異是否與這種較低的風險有關,或者是否有其他機制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