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狠活!臭豆腐速成之謎!
近日,一位博主以揭露臭豆腐“黑心”作坊為由,假裝成買家進入了一處“黑作坊”,秘密拍攝下了一段臭豆腐的制作過程。讓人萬萬沒想到,黑色的臭豆腐竟是這樣做的,背后全是科技與狠活。
“見證奇跡的時刻”
作坊老板把白豆腐泡在一盆水里再往里面加一些不明粉末攪拌成像鹵水一樣的不明液體。又把豆腐撈出來,再次放進了另一個裝有不明液體的紅盆里,只見原本白嫩嫩的豆腐瞬間變黑,一下子就成了我們熟悉的臭豆腐的模樣。

“不明液體之謎”
作坊老板使用的這兩種不明液體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制作臭豆腐的“秘密”其實就是將豆腐放入硫酸亞鐵溶液中浸泡后再放入硫化鈉溶液中浸泡,溶液濃度越高,黑色效果越好。
硫化鈉和硫酸亞鐵的化學反應式為:
Na2S + FeSO4 → FeS + Na2SO4

在這個反應中硫化鈉和硫酸亞鐵發生了置換反應,生成了
硫化亞鐵和硫酸鈉
那這些神秘的物質又是什么呢?
硫化亞鐵:是一種黑色的固體,不溶于水,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磁性。
硫酸鈉:是一種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具有強烈的腐蝕性。
它們對人體均有害。硫酸亞鐵可使鐵沉積在組織器官和皮膚上,導致皮膚色素沉著。嚴重的病例會導致肝硬化、糖尿病和心力衰竭。而硫化鈉則會在胃腸道中能分解出硫化氫,口服后能引起硫化氫中毒。對皮膚和眼睛有腐蝕作用。
根據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表示,硫酸亞鐵在國標《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僅允許適用于發酵豆制品(僅限臭豆腐) 中,最大使用量為0.15g/L。
而在傳統工藝中,硫化鈉曾作為除鐵劑在傳統味精生產工藝中使用,但根據中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及《食品衛生法》等相關規定,該物質未列入食品添加劑范圍。
2008年12月12日,衛生部發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中明確規定硫化鈉屬于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