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曲乳桿菌
1. 概述
#卷曲乳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專性厭氧或微需氧的桿狀細菌,屬于乳桿菌屬。
它是人體陰道微生態系統的核心成員之一,通過分泌乳酸和抗菌物質(如過氧化氫、細菌素)維持陰道酸性環境(pH 3.5-4.5),抑制病原體(如白色念珠菌、加德納菌)過度增殖。
其名稱源于菌體形態的“卷曲”特征,是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益生菌。
2. 分類學地位
域:細菌域 Bacteria
門:厚壁菌門 Firmicutes
綱:芽孢桿菌綱 Bacilli
目:乳桿菌目 Lactobacillales
科:乳桿菌科 Lactobacillaceae
屬:乳桿菌屬 Lactobacillus
種:卷曲乳桿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
3. 培養特性
氧氣需求:微需氧或厭氧(5% CO?環境促進生長)。
培養基
MRS瓊脂:菌落呈白色、凸起、邊緣光滑,直徑1-3 mm。
選擇性培養基(如改良Rogosa瓊脂):低pH(5.4)抑制雜菌,富集乳桿菌。
代謝特征
同型發酵:代謝葡萄糖主要生成L-乳酸,維持酸性環境。
生長溫度:30-37°C,最適pH 5.5-6.2。
致病性、實驗室診斷與臨床治療
1.1.致病性與益生功能
益生功能
陰道健康
占健康女性陰道菌群的20%-40%,抑制細菌性陰道病(BV)和念珠菌感染。
通過競爭性黏附、產酸(降低pH)及分泌細菌素拮抗病原體。
腸道與泌尿系統
部分菌株用于口服益生菌制劑,預防尿路感染(UTI)和腸道菌群失調。
潛在致病性
機會性感染:極罕見,免疫嚴重抑制患者可能發生菌血癥或心內膜炎(與侵入性操作相關)。
動物作用
家禽(如雞)腸道益生菌,改善飼料消化率和抗病能力。
樣本來源:陰道拭子、糞便、尿液(需厭氧保存)。
檢測方法
顯微鏡檢:革蘭染色顯示革蘭陽性長桿菌,可能呈鏈狀或卷曲狀。
培養與鑒定
MRS瓊脂厭氧培養48小時,結合生化試驗(如發酵糖類、過氧化氫酶陰性)。
MALDI-TOF MS或16S rRNA基因測序精準鑒定。
分子檢測
定量PCR(qPCR)或宏基因組測序分析陰道菌群中L. crispatus的相對豐度。
功能基因檢測(如luxS基因,參與群體感應和生物膜形成)。
臨床意義
陰道微生態標志物:L. crispatus豐度與陰道健康正相關,其減少預示BV或早產風險。
替代療法
陰道益生菌栓劑(含L. crispatus)用于治療復發性BV或預防UTI。
與雌激素聯合應用改善絕經后女性陰道萎縮。
工業應用
益生菌產品:口服或局部制劑,需優化菌株存活率(如微膠囊包埋技術)。
功能性食品:發酵乳制品中添加增強女性生殖健康。
研究前沿
基因工程:改造菌株增強抗菌肽表達或環境適應性。
機制探索
群體感應調控生物膜形成的分子機制。
與宿主免疫系統的互作(如調控IL-8、防御素分泌)。
小結
卷曲乳桿菌是女性生殖道健康的“守護者”,其益生功能通過酸化環境、分泌抗菌物質及免疫調節實現。盡管致病性極低,但需關注其作為載體傳遞耐藥基因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