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皮細胞損傷模型
一、細胞因子損傷模型
將內皮細胞鋪板后待即將單層融合時,換無血清或低血清培養基,加入細胞因子如IL-2,TNF-alpha、IFN等,共同孵育一段時間,或者加入藥物與之共孵育,或者加細胞因子之前先加入藥物孵育后,再加細胞因子,結束后測一些指標如MTT、LDH、NO、等等看藥物對細胞因子損傷的保護作用。也可采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濃度來觀察。
二、缺氧-再供氧損傷模型
也是先將內皮細胞鋪板后待即將單層融合時,換無血清或低血清培養基,先將細胞置于95%N2和5%的CO2的混合氣的缺氧槽環境中注意保持37度的溫度,用耗氧儀持續監測缺氧槽中的氧分壓,使之保持在0.5 KP左右,細胞在低氧環境中培養一段時間后在移入正常的培養環境,可觀察不同的缺氧時間、不同的給氧時間對內皮細胞形態功能的影響,也可結合藥物觀察,入上所述。
此外,內皮細胞的損傷模型尚有雙氧水損傷模型、氧自由基損傷模型、氧化型脂蛋白損傷模型、等等。最后提及一點,樓上說的ox-LDL損傷模型的濃度不是很準確,因為從目前國內外的文獻來看,oxLDL(10-50ug/ml)的濃度一般不會損傷內皮細胞尤其是內皮細胞系,如ECV304,恰恰相反,的濃度的ox-LDL會促進細胞的增值,國內有人報道,ox-LDL造成ECV304凋亡的濃度一般為150ug/ml~200ug/ml,也有用100g/ml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