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flick界限(Hayflick life span)
1961年,Leonard Hayflick利用來自胚胎和成體的成纖維細胞進行體外培養,發現:胚胎的成纖維細胞分裂傳代50次后開始衰退和死亡,相反,來自成年組織的成纖維細胞只能培養15~30代就開始死亡。Hayflick等還發現,動物體細胞在體外可傳代的次數,與物種的壽命有關;細胞的分裂能力與個體的年齡有關,由于上述規律是Hayflick研究和發現的,故稱為Hayflick界限。
1961年,Leonard Hayflick利用來自胚胎和成體的成纖維細胞進行體外培養,發現:胚胎的成纖維細胞分裂傳代50次后開始衰退和死亡,相反,來自成年組織的成纖維細胞只能培養15~30代就開始死亡。Hayflick等還發現,動物體細胞在體外可傳代的次數,與物種的壽命有關;細胞的分裂能力與個體的年齡有關,由于上述規律是Hayflick研究和發現的,故稱為Hayflick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