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檢測生活飲用水中的微生物?
一、什么是生活飲用水呢?
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生活飲用水是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用于日常飲用以及洗滌的水。我國居民的飲用水主要有自來水(包含二次供水)、井水、礦泉水、直飲水等。從飲水與健康的角度講,良好的飲用水應干凈,不含致病菌、重金屬和有害化學物質。
二、生活飲用水的微生物有什么危害?
水的質量好壞對人體健康有重要的影響,不干凈的水存在病原微生物感染風險。生活飲用水需要進行水中微生物檢測,嚴格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數量。若嚴重超標,說明飲用水的衛生狀況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要求,就會破壞生活飲用水的營養成分,加速生活飲用水的腐敗變質。人體飲用病原微生物超標嚴重的水,容易患痢疾等腸道疾病,引起嘔吐、腹瀉等癥狀,危害人體健康安全。
三、生活飲用水的微生物如何檢測呢?
生活飲用水微生物樣品的采集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要求:在對水源處水樣進行采集時,必須無菌操作,保證水樣不會受到人為的污染。
1.水樣采集之前,應對所有參與采樣的玻璃瓶(選用具有密封圈耐高溫的)進行180℃高溫干熱滅菌消毒操作之后方可使用。
2.所有的水樣采集均為直接采集,樣品采集容量為采集容器的80%,在采集過程中,切勿將手指或其他物品對于玻璃瓶造成污染。
3.采集的樣品,不能將漂浮在水面上的物質混入其中,一旦混入其中,重新采樣操作。
4.如果水樣采集對象為管網水樣時,在夜間對其水樣進行采集。先將管道中的沉積物排出,對水龍頭進行酒精消毒后采樣。
四、生活飲用水微生物樣品的保存
生活飲用水微生物樣品在采樣完成后的2h內,應完成相應的檢測和分析工作。如果不能,保存條件如下:
較為常用的是低溫冷藏保存,將其置于10℃以內的冷藏條件下進行保存,可以減緩微生物的繁殖,但保存不應超過6小時。有研究表明:低、中、高3個濃度水樣在4℃和10℃兩種樣品保存條件下同一時段細菌總數測試的結果無顯著性差異;隨著保存時間的增加,超過6h的樣品因置放時間過長而發生變化或污染,微生物在適應環境條件后大量繁殖導致細菌總數測試結果增長較大。
因此,水樣采集后放在10℃冷藏保存條件下的4h之內最長不宜超過6h內進入實驗程序,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超過6h的水樣細菌總數測試結果是錯誤的,是不真實的,不可信的。
五、生活飲用水微生物樣品的檢測
生活飲用水微生物指標有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菌落總數四個細菌學指標。除微生物指標外,生活飲用水檢測還包括毒理指標、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等。
一般情況下,飲用水微生物檢測結論進入實驗程序,如果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和大腸埃希氏菌的結果為未檢出,最少2天才能得出最終的檢測結果;如果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和大腸埃希氏菌的結果為檢出,最少4天才能得出最終的檢測結論,加上飲用水的毒理指標、化學指標等其他檢測項目完成時間,完成整個報告流程從采樣完成后至少需要7天。
生活飲用水符合飲用標準的微生物檢測要求為: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指標均是100 ml水中不得檢出;菌落總數指標是1 ml水中不超過100 CFU/ml。
說了這么多,我們來回顧一下:生活飲用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損害人體健康,需要定期檢測。檢測的水樣采樣要無菌操作,檢測時間在10℃冷藏保存條件下最長不超過6h。符合飲用標準的水,沒有大腸菌以及菌落總數1毫升水中不超過100個菌斑;取得生活飲用水檢測報告至少需要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