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曲霉的生理特性
1、營養物質
米曲霉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包括碳素化合物(通常簡稱為碳源)、氮素化合物(通常簡稱為氮源)、無機鹽類、水和生長因素。
1.1 碳源
凡可以構成微生物細胞和代謝產物中碳架的營養物質稱為碳源。總的來說,大多數微生物以有機含碳化合物作為碳源和能源,如糖類(主要有單糖、雙糖、多糖)、醇類、有機酸、脂肪、烴類等含碳的有機物。其中糖類是最好的碳源,特別是葡萄糖、蔗糖,通常作為培養微生物的主要碳素原料。
碳源的主要作用是構成細胞物質和供給米曲霉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能量。從微生物細胞化學成分的分析中已知細胞中的碳素含量相當高,占干物質的50%左右,也就是說,在微生物的營養需要中,對碳的需要量最大。
1.2 氮源
凡是構成微生物細胞物質或代謝產物中氮素來源的營養物質稱為氮源。氮源分為無機氮和有機氮,有機氮主要有蛋白質、氨基酸、尿素、胺等;無機氮主要有氨鹽、硝酸鹽等。氮源對微生物的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主要是提供合成原生質和細胞其他結構的原料,一般不提供能量。 在米曲霉的生命活動中,氮源是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是構成米曲霉細胞蛋白質、核酸和酶的主要元素。
1.3 微量元素
除了上述各種元素外,微生物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常常需要一些微量的鉬、鋅、錳、鈷、鎳、銅、碘、溴、釩等。它們極微量的存在往往非常強烈地刺激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這是由于許多微量元素參加組成酶蛋白,或者很多酶受它們的活化。由于這些微量元素常混在其他營養物質和水中,所以培養基中一般不另行添加。
1.4 無機鹽類
無機鹽類也是米曲霉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它的主要功能是構成細胞的組成成分;作為酶的組成成分;維持酶的作用;調節細胞滲透壓、氫離子濃度、氧化還原電位等。如磷和硫還是構成蛋白質和核酸的主要成分,磷酸鹽還具有維持酶活性和調節pH的作用。
一般微生物需要的無機鹽類包括硫酸鹽、磷酸鹽、氯化物,以及含鈉、鉀、鎂、鐵、鈣等的化合物。
1.5 水
水是微生物肌體的重要組成成分。水在微生物代謝過程中也占極重要的地位,除了直接參加一些代謝反應外,還是進行代謝反應的內部介質。物質必須先溶于水,才能參加代謝反應。此外,微生物沒有特殊的攝食及排泄器官,它的營養物、代謝產物必須溶解于水,才能通過細胞表面。 水的比熱高,能夠有效地吸收微生物代謝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使細胞內溫度不致驟然上升;同時,由于水又是熱的良導體,有利于散熱,因此可以調節微生物細胞的溫度。微生物離開水便不能進行生命活動。
1.6 生長因素
有些微生物在具有合適的水分、碳源、氮源、無機鹽的條件下,仍不能生長或生長不好。如果加入少量的某些微生物所必需的有機物質,如維生素、氨基酸,則會生長良好。這些有機物是微生物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而需要量又不大的特殊營養物質,一般稱之為生長因素或生長因子。
2、繁殖方式
米曲霉是利用孢子繁殖的。孢子先吸水膨脹,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孢子發芽,即在孢子表面長m一個或多個芽管,逐漸伸長,并不斷長出分枝,結成網狀的菌絲體,再由菌絲長出分生孢子梗,在分生孢子梗頂囊上再生出小梗,小梗上著生孢子直至老熟,就是一代。
3、生長條件控制
米曲霉的生長條件控制主要是水分、溫度、pH三要素。
水分:生長水分為34%-45%,相對濕度為95%左右;
溫度:孢子發芽溫度為28℃-32℃,生長溫度為32℃-35℃,產酶最適宜溫度為28℃-30℃;
pH:適宜pH范圍為4.5-7.5,適宜生長的pH范圍為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