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的栽培技術
靈芝,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 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實體。具有補氣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寧,失眠,驚悸,咳喘痰多,虛勞證等。
一、藥理作用
靈芝多糖具有免疫調節、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及抗腫瘤作用;三萜類化合物能凈化血液,保護肝功能;靈芝多種制劑分別具有鎮靜、抗驚厥、強心、抗心律失常、降壓、鎮咳平喘作用;此外,靈芝還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過敏作用。
二、毒理作用
靈芝毒性較小,小鼠腹腔注射赤芝滲漉液LD50為38.3±1.04g/kg,赤芝熱醇提取液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為6.75g/kg,灌胃的MLD為165g/kg,冷醇提取液毒性更小,每日給大鼠灌胃1.2g/kg及12g/kg,共30天,對生長發育、肝功能、心電圖等均無中毒表現。
三、栽培技術
1、菌種分離和培養菌種分離
可用PDA培養基(馬鈴薯200g去皮后煮水1000ml,加入瓊脂20g、葡萄糖20g),高壓滅菌后倒入無菌培養皿內一薄層,采新鮮靈芝用75%乙醇進行表面消毒,切取菌蓋與菌柄之間一小塊組織,接種于培養基上;也可在無菌條件下采孢子,播種于培養基上,在25-28℃下培養3-4天,菌絲發出后轉管即為母種。母種在PDA培養基上轉接擴大培養成原種,即可用來接二級菌種。
2、栽培方法
人工栽培可采用瓶(袋)栽或段木栽培。
(1)瓶栽和袋栽
以瓶栽較普遍,也可用塑料袋栽。二級菌種培養基成分為闊葉樹鋸木屑70%,麩皮28%,蔗糖2%,調至含水量200%,裝瓶或袋。高壓滅菌后[壓力147.1kPa(1.5kg/c㎡),2h],接入原種,溫度控制在28℃左右,15-20天菌絲即可長好,即為二級菌種。栽培種培養基配方及溫度等條件與培養二級種相同,也可用棉子皮75%,麩皮25%,加水后滅菌,接入二級菌種,在室內暗光下培養,約25天菌絲便可長滿瓶或袋。打開瓶蓋溫度仍控制在26-28℃,相對濕度85%-95%,散射光、通氣良好的條件下,45-60天便可完成現蕾、子實體成熟、散撒孢子等過程。
(2)段木栽培
在100ml水中加蔗糖2g,麥麩5g配制成營養液,選硬質樹枝截成2cm長小節,放入液中煮30min,取出后將樹枝4份與麥麩和木屑1份混合,裝瓶滅菌后接入原種,菌絲長滿后即可接段木。選直徑8-15cm的榆、楊、樺、櫟、桉、洋槐等樹種,秋冬落葉后砍伐,截成段架曬,次年5月下旬接種,在段木含水量40%-45%時,在其上打孔,放入少量木屑菌種后打入菌枝,如用純木屑菌種,加蓋后用蠟封孔。接種后碼成“井”字形,高1m,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持25-28℃下發菌,并常翻堆使發菌均勻,20-30天發菌結束,將段木橫臥地面,用濕砂土覆蓋,保持濕度,塑料薄膜覆蓋,并搭設蔭棚,常澆水保濕,越冬加厚蓋木,翌年清明前后取出染菌棒,截成15-20cm長節,垂直埋入砂質酸性壤土中,深度為段木全長的2/3-3/4,露出地面3-4cm,加強遮蔭、噴水等措施,保持芝場空氣相對濕度90%左右,2個月后即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