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巴氏小體的觀察
一、目的
1,掌握人類x小體(巴氏小體)玻片標本制作方法
2,觀察識別巴氏小體形態特征及所在部位,
鑒定個體的性別。
二、原理
巴氏小體又稱X小體:正常女性,位于間期細胞核 中,緊貼核膜內緣,大小約1~1.5 um,呈現三角或橢圓形小體,數量為x染色體數減一。巴氏小體是由于女性兩個X染色體中的一個失活形成的。
Lyon的劑量補償學說認為: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 ,但所表達的絕大部分遺傳物質與只有1個X染色體的男性是一樣多的。
這是因為女性的X染色體中只有1個保持活性,而另一個是晚復制的,沒有活性。該失活的染色體在形態學上
呈異染色體,即DNA螺旋壓的很緊,染色深而致密,稱之為巴氏小體。
三、實驗材料
口腔粘膜細胞,毛根鞘細胞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牙簽,吸管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生理鹽水,
苯酚品紅染液
四、實驗步驟
1)取材
口腔粘膜細胞:受檢者清水漱口數次,用潔凈牙簽從女性口腔兩側刮取粘膜,原位刮2~3次,第一次舍去,第2,3次分別涂于干凈載玻片上。
發根細胞:拔取女性帶有毛囊的頭發(約2cm),置于載玻片上。
2)固定
將置于離心管中的材料(口腔粘膜細胞),首先2000rpm離心20min,棄上清,加入新配置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37℃下靜置30min,再1000rpm離心15min棄上清,加入1ml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制成細胞懸液。
置于載玻片上,待材料干后滴加固定液(95%乙醇:乙醚=1:1)固定1h,空氣干燥。
3)染色、制片
細胞懸液一滴于載玻片上,固定20min,蒸餾水洗2~3min,1N鹽酸37℃水浴20min,晾干,滴加1~2滴染液染色20~30min(勿干),細水洗去染液,晾干。
直接涂片的:滴加染液,室溫20~30min(勿干),加蓋玻片,壓片。
發?細胞:拔掉毛干,直接滴加5N鹽酸于毛囊細胞處,處理5min,吸去鹽酸,滴加染液,染色20min,加蓋玻片,壓片。
五、鏡檢
在高倍鏡或油鏡下觀察(巴氏小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