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5S管理大揭秘!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實驗室現場5S管理法包含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關于實驗室現場5S管理具體要點有以下四方面。
實驗室內部環境條件往往是檢測數據準確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1)實驗室檢測人員重在操作,要求有寬敞明亮的空間;數據要準確無誤,需要雙層窗戶及窗簾防塵以消除環境污染;實驗經常用到有毒氣體,需要設置通風櫥,保證人員的安全;實驗室配置滅火器,定期年檢。 (2)要制定并張貼實驗室儀器設備操作規程;儀器設備操作說明書,樣品要有分析規程。 除此外還要建立嚴格的清潔制度,5S的實施: 整理:明確哪些儀器設備、檢驗方法、樣品儲存對環境有要求,明確哪些作業對人員的安全和健康、對環境的安全保護有要求,沒要求的及時清理。 整頓:制定環境條件控制清單,配齊控制環境的設施及相應的監控設備,以及相關區域設置警示、隔離、有害廢棄物存放等標識。 清掃:明確各區域環境控制責任人,對設施進行維護保養,做好監控記錄。 清潔:試驗環境、實驗室的清潔衛生定期檢查,進一步消除環境對人體健康、檢測質量的污染。 修養:當測量環境對測量數據、人身安全健康有影響時,工作人員自覺對作業環境進行控制,并對人員的出入作限制。 02實驗室儀器設備 實驗室評估標準中的要求包括:儀器設備的臺賬與實物相符率達到100%;低值耐用品的臺賬與實物相符率不低于90%;儀器設備的維修要及時,現有儀器設備完好率不低于80%;儀器設備要有專人管理和技術檔案等。在5s準備過程中,這非常重要,因為,人員流動、設備更新以及管理的疏漏,都考驗著5S的實施。 設備的5S 整理:對儀器設備(含標準物質)按是否合格進行分類,確定哪些是完好的、哪些是降級使用的,哪些是停用的。對無使用價值的停用設備辦理報廢。 整頓:對設備進行編號,加貼三色標記,并按使用頻率和檢測流程定位放置。使用“看板管理”,使檢測設備和計量器具的位置一目了然。 清掃:確定設備的使用、管理人,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核查。使用時,應當時做好記錄。精密儀器設備專人持證操作。 清潔:對設備運行情況、維護保養及定置情況進行自查,檔案及時更新。 修養:設備使用前確認有效性,按規程操作,持證上崗。 03實驗室檢測樣品和試劑 實驗室中涉及試劑、耗材以及實驗樣品的分類。為此,需設立耗材、試劑柜及樣品柜,標識清晰,實驗室需要的試劑專柜保存、儲備,才能做到取放清晰。在實際的檢測工作中,耗材的采購要有規劃和清點,避免堆積浪費。 檢測物品處置的5S 整理:樣品按狀態標識(未檢、在檢、已檢、留樣)進行分類,超過留樣期辦理清退。 整頓:按樣品類別、狀態分區域放置樣品(含相關資料)。當樣品需要存放在規定條件下時,按要求放置。 清掃:樣品流轉過程中,各責任人做好樣品的防護及標識(惟一性標識、狀態標識)工作,確定樣品管理員。 清潔:及時還樣,樣品管理員定期檢查樣品擺放、流轉及防護情況。 修養:保護樣品在實驗室的整個期間的惟一性、完整性、誠實性。 04實驗室文件及管理制度 收集、整理實驗室任務、人員情況、儀器設備信息等并匯總上報;各項規范制度的文本的制定,并要每位實驗人員遵守且規范涉及實驗室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 文件的5S 整理:明確哪一類文件需要,哪一類不需要,無效和不需要的及時清理。 整頓:將文件編號并分類擺放,注明保存期限,制作目錄索引。 清掃:做好防潮、防塵、防蟲,定期清理修補維護,由資料員專人管理。 清潔:統一文件柜(夾)標識及張貼位置,定期評審文件。 修養:使用完后及時歸位,愛護文件,按規定要求制定、發放文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