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金逆行性標記(上丘及外側膝狀體)
原理
在上丘和外側膝狀體進行熒光金逆行性標記存活的節細胞。這種方法常結合視神經夾傷模型使用。上丘逆行性標記可分為兩種,損傷前標記及損傷后標記。損傷前標記用于研究存活的節細胞,一般在損傷前3d進行標記。損傷后標記一般用于研究存活的纖維及再生纖維,一般在處死前3d進行標記。
材料與儀器
實驗動物
1%戊巴比妥鈉 熒光金
手術顯微鏡 顯微手術器械
步驟
(1)戊巴比妥鈉(50mg/kg體重)腹腔內注射深度麻醉動物。
(2)用顱內手術專用固定器將大鼠頭部固定。
(3)自顱頂正中線垂直切開頭皮,長約3-4cm,使用雙氧水擦拭頭皮,暴露矢狀縫和人字縫。
(4)找到Bregma點,確定雙側上丘(以Bregma點為零點,后移6.8mm,旁開1.6mm)和外側膝狀體(以Bregma點為零點,后移4.6mm和旁開3.8mm)在顱骨表面投影,造成4個直徑約1mm的骨孔,上丘深4mm,外側膝狀體深5.6mm。
(5)用牙鉆鉆開骨孔。
(6)剪開腦膜,用負壓吸引器吸取大腦皮層,暴露雙側上丘和頂蓋前區及外側膝狀體。
(7)使用微玻管戳穿腦膜。
(8)將一小塊浸有5%熒光金的明膠海綿放置于腦表面。
(9)依次縫合各層組織,做抗感染處理。
5視網膜鋪片及節細胞計數
(1)千術后相應時間點用戊巴比妥鈉過量麻醉處死動物。
(2)在眼球上做好方向的標記。
(3)立即取出眼球浸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沿角鞏膜緣剪除角膜,去除晶狀體和玻璃體。
(4)利用標記的方向分離視網膜并做4個切口,將視網膜分成相等的顳上、顳下、鼻上、鼻下4個象限。
(5)在4%多聚甲醛中固定40min后,用PBS(0.1mol/L,pH7.4)漂洗3次,每次5min。
(6)用小毛筆刷將視網膜平鋪于載玻片,以50%甘油PBS封片(熒光金在紫外線激發下容易淬滅,加入抗熒光衰減封片劑封片更好)。
(7)在OlympusBX5l熒光顯微鏡下,以物鏡20倍的柵格框(0.5cmx0.5mm)界定樣本區。
(8)沿每一象限中線,距視盤邊緣1、2、3mm各處各選一個樣本區,在紫外激發模式下,計數每一樣本區內熒光金標記存活的節細胞(圖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