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里的“海洋殺手”--腐敗希瓦菌
腐敗希瓦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是一種嗜鹽革蘭陰性桿菌,天然存在于海水、腐敗魚類及沉積物中。作為罕見的人畜共患病菌,它通過傷口接觸海水或食用污染海鮮感染,可引發快速進展的壞死性筋膜炎、菌血癥,對慢性肝病、糖尿病患者威脅極大。
核心特性
強產硫化氫(H?S),使培養基變黑 嗜冷(4°C可生長)、嗜鹽(需3% NaCl) 耐藥性:天然耐青霉素、氨芐西林;對三代頭孢、喹諾酮類敏感
培養基:血平板、麥康凱培養基
生長條件:25-30°C(37°C生長差),需氧或微需氧
菌落識別
標志性的腐魚樣惡臭氣味
感染途徑
傷口浸泡海水/魚蝦刺傷 生食污染海鮮(牡蠣、生魚片)
典型疾病
壞死性筋膜炎,24小時可擴散 菌血癥,伴高熱、低血壓 游泳后的耳部感染、肝硬化者的腹膜炎
高危人群:漁民、海鮮從業者、糖尿病患者
鏡檢:革蘭陰性桿菌+腐敗腥味標本 培養:血平板橙粉色菌落 + H?S陽性 確診:MALDI-TOF質譜或16S rRNA測序 麥康凱培養基中培養24h菌落形態
體外滅活
醫療設備:含1000mg/L氯消毒劑處理30分鐘或65°C加熱30分鐘
環境表面:70%乙醇擦拭>5分鐘
食品預防:海鮮徹底煮熟(中心溫度≥70°C)
治療與耐藥
耐藥警示:禁用青霉素、氨芐西林(天然耐藥)
首選方案
頭孢他啶/頭孢吡肟(三代/四代頭孢)
環丙沙星(重癥聯用阿米卡星)
關鍵原則
海水暴露傷口感染需覆蓋該菌,壞死性筋膜炎必須緊急清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