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球菌
馬紅球菌(Rhodococcus equi)是一種重要的病原菌,主要感染馬屬動物,尤其是幼駒,但也可引起其他動物及人類疾病。
01 分類與命名
分類地位:屬于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放線菌綱(Actinobacteria)、放線菌目(Actinomycetales)、諾卡氏菌科(Nocardiaceae)、紅球菌屬(Rhodococcus)。
命名由來:因最初從馬駒肺炎病例中分離,且菌落呈紅色(含類胡蘿卜素),故得名“馬紅球菌”。
02生物學特性
形態與染色
革蘭氏陽性桿菌,但易呈革蘭氏陰性反應(因細胞壁含大量脂質)。幼齡培養物呈球桿狀或短桿菌,老齡培養物可能呈絲狀或分枝狀。抗酸染色弱陽性(類似結核分枝桿菌)。
培養特性
需氧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0-37℃。在血瓊脂平板上生長緩慢(48-72小時),形成光滑、濕潤、灰白色至淡黃色菌落,部分菌株產生紅色素(類胡蘿卜素)。
馬紅球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尤其在免疫缺陷人群中風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