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鮑特菌與流感嗜血桿菌形態染色主要特點
1、流感嗜血桿菌
為革蘭陰性小桿菌,無鞭毛,無芽胞。需氧或兼性厭氧,生長需要X和V因子。致病物質主要為莢膜、菌毛與內毒素。根據莢膜多糖,b型致病力最強。所致疾病分為原發感染和繼發感染兩種。
2、百日咳鮑特氏菌
為革蘭染色陰性的短小桿菌,是人類百日咳的病原體。傳染源是病人,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病程分3期:①卡他期;②痙咳期;③恢復期。全病程較長。百日咳桿菌一般不侵入血流。病后可獲得較為持久的免疫力,主要是局部粘膜免疫。
3、幽門螺桿菌
呈弧形,S形或海鷗狀,有鞭毛,革蘭染色陰性。幽門螺桿菌(HP)含有豐富的尿素酶,為生化反應的鑒定要點。與人類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4、軍團菌
為革蘭陰性需氧菌,為細胞內寄生菌。嗜肺軍團菌引起軍團病,主要通過吸入帶菌飛沫而感染。軍團病主要有流感樣型和肺炎型兩種臨床類型,流感樣型預后良好,肺炎型死亡率較高。
5、假單胞菌屬
銅綠假單胞菌為革蘭陰性小桿菌,有些菌株能產生帶熒光的水溶性色素(綠膿素和青膿素)。銅綠假單胞菌是醫院感染主要的機會性致病菌之一,多見于皮膚粘膜的受損部位,臨床可為局部化膿性炎癥或全身感染,甚至導致敗血癥。
6、彎曲菌屬
為革蘭氏染色陰性菌,為微需氧菌。彎曲菌對外界抵抗力較弱,不耐熱和干燥。空腸彎曲菌和大腸彎曲菌主要引起人的急性及慢性腸炎。對彎曲菌腸炎者應予以消化道隔離,對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耐藥率高,首選紅霉素或氨基糖苷類抗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