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位點識別DNA篩選λgtll表達文庫
材料與儀器
含有多個串聯(lián)拷貝識別位點的、缺乏識別位點的(或含識別位點突變的)pUC重組質(zhì)粒DNA
限制性內(nèi)切核酸酶EcoRI及HhdIII 1 mol L Tris ? Cl pH 7. 5 5 mmol L dCTP dGTP dTTP dATP 5000 Ci mmol [α32P] dATP 大腸桿菌DNA聚合酶I Klenow片段
步驟
1) 用EcoRI和HindIII在100μL中消化20μg適當?shù)膒UC重組質(zhì)粒DNA,釋放出含有2?10個蛋白質(zhì)結(jié)合位點的插入片段。
2) 在限制酶切反應(yīng)中加入下列成分:
1 mol/L Tris ? Cl, pH 7.5,終濃度 50 mmol/L 、dCTP、dGTP、dTTP 各 5 mmol/L,終濃度 100μLmol/L 、200μ Ci [α32P] dATP (5000Ci/mmol)、10 U Klenow 酶
室溫下溫育30 min。加入5 mmol/L dATP至100μmol/L繼續(xù)溫育30 min。
3) 加EDTA至20 mmol/L以中止反應(yīng)。依次用25: 24 : 1的酚/氯仿/異戊醇及24 : 1 的氯仿/異戊醇抽提DNA。加乙酸鈉至0. 3 mol/L,用100%乙醇沉淀DNA。
4) 重懸于200μL水中,加22μL 3 mol/L乙酸鈉,pH 5.2,再用100%的乙醇沉淀。
5) 用0.75 mm厚、5%的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分離標記的DNA片段。
6) 用放射自顯影使標記的DNA片段顯跡。將含有結(jié)合位點片段的凝膠條切出,浸泡于1.5 mL洗脫緩沖液中于4℃振搖過夜。
7) 用移液器轉(zhuǎn)移上清,用Elutip-d層析柱從上清中純化標記的探針。用閃爍計數(shù) (cpm)確定32P標記的DNA結(jié)合位點探針的活性,并在4℃保存。
上述反應(yīng)條件可產(chǎn)生具有2?4×107cpm/pmol比活性的DNA探針。足以用于篩選20張呈現(xiàn)約106個噬斑的濾膜。
8) 37℃在LB/麥芽糖/氨芐青霉素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大腸桿菌Y1090至生長飽和(通常過夜)。
9) 每涂布一塊平板,在一個試管中將0.5 mL Y1090過夜培養(yǎng)物與λgtll文庫(含有 3×104?5×104pfu)混合。
10) 在37℃溫育15 min使噬菌體吸附到細胞上。
11) 加9 mL頂層瓊脂糖于每個試管中,顛倒混合幾次,鋪于含有LB/氨芐青霉素的150 mm平皿上。
12) 將平皿置于42℃溫育約3 h直至可見細小噬斑。
13) 將平皿移至37℃溫箱,不要讓平皿降至37℃以下。
14) 準備用于覆蓋的硝酸纖維素膜(用平頭鑷子操作),將膜在10 mmol/L 的IPTG溶液中浸30 min,在室溫下空氣中干燥60 min。
15) 用經(jīng)IPTG浸潤并晾干的硝酸纖維素膜覆蓋于每個平皿上,37℃繼續(xù)溫育6 h。
16) 將平皿置于4℃冷卻10 min。用針扎孔標記每張膜的位置。揭下膜浸于BLOTTO中。室溫下孵育60min,并輕輕旋動。用Parafilm膜封好主平皿,保存于4℃。 '
17) 將所有的膜都浸于盛有結(jié)合緩沖液中(500 mL/10張膜)的碟子中,在室溫下振蕩溫育5 min用新鮮的結(jié)合緩沖液重復(fù)洗滌2次(在篩選前濾膜可在4℃保存24 h)。
18) 將超聲處理的小牛胸腺DNA在100℃加熱10 min變性,然后放在冰上速冷。加入結(jié)合緩沖液至濃度為5μg/mL (最終體積為25 mL/10張濾膜)。在此溶液中加入32P 標記的DNA結(jié)合位點探針(來自步驟7)至1×1O6?2 ×106cpm/mL,約 10-10mol/L將濾膜一塊塊地放到探針溶液中,室溫下輕輕振蕩60 min。
19) 分批洗膜,室溫下每10張膜用500 mL結(jié)合緩沖液洗4次(每次洗7. 5 min,共 30 min)
20) 吸干濾膜,用塑料膜包裹,用增感屏在-70℃對×射線膠片曝光12?24 h。
21) 將噬菌體平皿與放射自顯影片對比,分離與陽性信號對應(yīng)的瓊脂糖塊,并再生噬菌體液。
真正的陽性信號呈光暈狀。可做多張不同曝光時間的自顯影片以排除那些不能重復(fù)的信號點。
22) 用0.2 mL Y1090菌培養(yǎng)物和3 mL頂層瓊脂糖對再生的噬菌體液(約5000 pfu/ 100mm平皿)鋪板,參見步驟8?11。
23) 用82mm濾膜制備硝酸纖維素膜復(fù)印品并進行二次篩選,見步驟12?20。
24) 按照步驟1?7標記缺少識別位點(或含有突變的識別位點)的pVC重組質(zhì)粒 DNA,用本實驗標記的探針來二次篩選真正陽性的噬菌體液。
25) 純化噬斑,將陽性噬菌體覆蓋上1滴氯仿,置于4℃保存。
注意事項
篩選策略成功的關(guān)鍵在于cDNA文庫的質(zhì)量及所采用的位點識別探針。用隨機引物構(gòu)建的重組cDNA文庫及識別多位點的探針是優(yōu)選的材料。合成的探針在用于篩選 前應(yīng)先與所要研究的蛋白質(zhì)進行結(jié)合試驗。如果有可能,應(yīng)選擇在一系列相 關(guān)位點中親和力最高的位點來構(gòu)建多位點探針。
常見問題
其他所需試劑:
500 mmol/L EDTA pH 8.0,25 : 24 : 1 (體積比)酚/氯仿/異戊醇,24: 1氯仿/異戊醇,3 mol/L 乙酸鈉 pH 5.2 100%乙醇,洗脫緩沖液,大腸桿菌Y1090,λgtll cDNA 文庫,含有0.2%麥芽糖及50 mg/mL氨芐青霉素的LB培養(yǎng)液,0. 7%頂層瓊脂糖 熔化后置47°C平衡,100和150 mm含有50μg/mL氨芐青霉素的LB培養(yǎng)平板 干燥并預(yù)熱至37℃),10 mmol/L IPTG (用無菌水制備成1 mol/L儲液置于-20℃保存),BLOTTO ,結(jié)合緩沖液,1 mg/mL經(jīng)超聲處理(長約1 kb)的小牛胸腺DNA 氯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