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準物質是什么您了解嗎?
在標準物質家族中,基準標準物質是一類具有最高計量學品質的標準物質。用基準方法進行認定定值測量的標準物質就叫做基準物質。
在計量學術語中,將“量值和測量不確定度是由基準測量程序確定的測量標準,,定義為測量基準或原級測量標準。將這一定義與基準物質的定義相比較,人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兩者有著十分相似的含義。應該說,基準物質符合測量基準的定義要求,是特定測量基準的實現形式。實際上,在我國化學計量界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化學測量的基準是一個系統,它由三個要素組成,即一套基準裝置、一組基準測量程序和一組基準物質。三者缺一不可,否則將無法發揮一個測量基準的全部功能。基準物質作為一個測量基準量值的載體,以量值的準確度水平代表著這個測量基準的性能。當人們使用基準物質來校準測量系統、評價測量方法或程序、給某種物質賦值時,相應的基準系統就得到了應用。
應該指出的是一個特定的標準物質在溯源層級結構圖中的位置并不能說明它對于特定分析測量目的的適用性。如,在對土壤中微量銅的測量中,含銅量經認定的土壤基體有證標準物質比含超純銅的基準標準物質更具有實用性。
基準標準物質作為最高的化學測量標準的組成部分,主要用于在高端建立分析測量結果對SI單位的溯源性。應該注意的是,這種高端對SI單位的溯源關系并不是對每一種物質的測量都一一建立的,也沒有必要一一建立,而是分類建立起來的。這樣可以在保證測量質量需求的情況下,可以大大地節約本來就十分稀缺的計量科技資源,并簡化了應用條件。
基準標準物質一般具備以下一些主要特點:
①易于制備和獲得;
②化學純度高;
③穩定性好;
④非常均勻;
⑤不吸濕,不風化;
⑥易溶解;
⑦當量高(以減小稱重誤差);
⑧滴定時能夠進行準確的化學計量反應。
另外,同位素豐度的變化不應對分子量造成實質性影響。包含純銀、鋅、鉍、鈉、碳酸鈉、重鉻酸鉀、碘酸鉀、碘、氯化鈉和氨基磺酸在內的大量純化學品都被認為可以成為基準標準物質。
基準標準物質及其所保證的溯源性主要基于傳統的體積和重量分析。但同時,基準標準物質也延伸到像微量金屬分析這樣的痕量分析領域。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實際上有證標準物質候選物的特性值都應該使用可溯源到基準標準物質的程序表征,但大部分有證標準物質都不是基準標準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