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桿菌的特征與作用
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是芽孢桿菌屬的一種,CAS號68038-70-0。單個細胞0.7~0.8×2~3微米,著色均勻。無莢膜,周生鞭毛,能運動。革蘭氏陽性菌,可形成內生抗逆芽孢,芽孢0.6~0.9×1.0~1.5微米,橢圓到柱狀,位于菌體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體不膨大。生長、繁殖速度較快,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黃色,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時,常形成皺醭,是一種需氧菌。
一.主要特性
枯草桿菌是芽孢桿菌屬的一種, 廣泛分布在 土壤及腐敗的有機物中, 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而 得名。該菌單個細胞為 ( 0. 7 ~ 0. 8)μm× ( 2 ~ 3)μm , 著色均勻。無莢膜, 有鞭毛, 能活 動, 革蘭氏染色為陽性, 芽孢 ( 0. 6 ~ 0. 9)μm ×( 1. 0~ 1. 5)μm , 位于菌體中央或稍偏, 芽 孢形成后菌體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 污 白色或微黃色, 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時常形成皺 壁, 為需氧型細菌。可以利用蛋白質、 多種糖, 分解色氨酸。其中枯草桿菌 B. s u b t i l i s在生物防 治上很具有潛力, 在溫度和通氣等適宜條件下, 幼齡細胞中大量形成芽孢。另外, 枯草桿菌生長 速度快, 對營養要求比較低, 能高效分泌許多蛋 白及代謝產物, 且其不會產生毒素, 是一種無致 病性的安全微生物。在醫藥衛生食品等方面用途 很廣。在微生物實驗中, 常用檢測觀察枯草桿菌 的培養基配方:1 L蒸餾水 +20 g葡萄糖 +15 g 蛋白胨 +5 g 氯化鈉 +0. 5 g牛肉膏 +20 g瓊脂 。
枯草芽孢桿菌具有孢子休眠期、生殖生長期兩個生長時期,枯草芽孢桿菌會在生長環境惡劣、營養物質缺乏等不適宜的環境下進入孢子休眠期,并且形成具有極強抗逆作用、在高溫、酸堿等極性環境下亦可生存的芽胞,從而適應環境得以生存。一旦環境變得適宜生長、營養充足,芽胞會自動進入生殖生長期,芽胞重新生長為枯草芽孢桿菌。
二.主要作用
1.枯草芽孢桿菌菌體生長過程中產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桿菌肽等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對致病菌或內源性感染的條件致病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2.枯草芽孢桿菌迅速消耗腸道中的游離氧,造成腸道低氧,促進有益厭氧菌生長,間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生長。
3.刺激動物(人體)免疫器官的生長發育,激活T、B淋巴細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體水平,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提高群體免疫力。
4.枯草芽孢桿菌菌體自身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纖維素酶等酶類,在消化道中與動物體(人體)內的消化酶類一同發揮作用。
5.能合成維生素B1、B2、B6、煙酸等多種B族維生素,提高動物體(人體)內干擾素和巨噬細胞的活性。
6. 枯草芽孢桿菌對特殊菌體進行促芽孢和微膠囊包被處理,在芽孢狀態下穩定性好,能耐氧化;耐擠壓;耐高溫,能長期耐60°C高溫,在120°C溫度下能存活20分鐘;耐酸堿,在酸性胃環境中能保持活性,可以耐唾液和膽汁的攻擊,是微生物中可100%直達大小腸的活菌。
三.作用機制
1)競爭作用
枯草芽孢桿菌的競爭作用主要包括營養競爭和空間位點競爭兩個方面。枯草芽孢桿菌在空間位點競爭上占更多優勢,即在動物組織表面或植物體內及植物生長的土壤中快速、大量繁衍和定植,有效地阻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干擾植物病原微生物對植物侵染,破壞病原微生物在植物上的定殖,從而達到抑菌控病效果。
2)溶菌作用
枯草芽孢桿菌可以吸附在病原真菌的菌絲上,伴隨菌絲共同生長,生長過程中會產生溶菌物質,從而消解菌絲體。一般會致使菌絲斷裂、解體或細胞質消解;或者是次生代謝產物會溶解病原菌孢子的細胞壁,導致細胞壁穿孔、產生畸形等。
3)產生抗菌物質
產生能夠抑制細菌、病毒、真菌和病原體的生長的抗生素類物質,這些抗菌物質以磷脂類、氨基糖類、肽類和脂肽類等抗生素為主。其中,脂肽類抗生素是枯草芽孢桿菌最重要的抗菌物質。
4)生物奪氧
枯草芽孢桿菌為革蘭氏陽性需氧菌,其能夠迅速消耗動物體腸道內的游離氧,從而有效提高營養物質的利用效率。枯草芽孢桿菌還能夠分泌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和纖維素酶等多種內源酶,為動物提供大量的內源酶,在一定程度上能彌補動物體內內源酶的不足。
以上內容就是枯草芽孢桿菌的簡單介紹,枯草芽孢桿菌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例如:水產養殖、植物抗病、動物飼料生產、醫藥領域、水質凈化以及工業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