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癌耐藥性新機制
通過調查患有腦腫瘤患者的大量細胞樣本,烏普薩拉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發現,膠質母細胞瘤細胞的變化如何影響不同藥物的作用。他們的發現發表在《cell reports》雜志上。
膠質母細胞瘤是腦癌的一種嚴重形式,預后很差。膠質母細胞瘤腫瘤包含許多患者特異性的遺傳畸變。盡管如此,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這是我們研究的起點,其中我們檢查了來自100名Uppsala患者的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對不同藥物的反應。為此,我們使用了從患者樣品中培養的細胞培養物并測試了1,500多種藥物,以觀察細胞如何反應”,烏普薩拉大學免疫學,遺傳學和病理學系的Sven Nelander教授說。
然后,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算法來研究癌細胞中的哪些變化可以最好地預測特定藥物的作用。通過這種表征,他們能夠對腫瘤進行分組,并根據藥物反應和某些基因的突變發現了兩個主要的亞組。
“通過在多個水平上表征細胞,我們發現了重要基因和途徑與不同藥物之間的出乎意料的聯系。這反過來又使我們找到了組合不同藥物以發揮最大作用的新方法。因此,我們的結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起點。進一步的研究旨在提高精確度并使該療法適合不同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它們還可以用于發現已有藥物的新用途。”
資訊出處:Unexpected associations found between drug response and cell changes in brain cancer
原始出處:Patrik Johansson et al, A Patient-Derived Cell Atlas Informs Precision Targeting of Glioblastoma, Cell Reports (2020). DOI: 10.1016/j.celrep.2020.107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