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變異如何影響血細胞性狀
血細胞在人類健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支持著包括免疫、凝結和氧氣運輸在內的生理過程。這些過程一旦受到干擾,就可能帶來貧血、血友病和血液癌癥等血液疾病,給全球健康帶來沉重負擔。盡管人們已經開始了解與血細胞表型相關的遺傳位點,但影響造血過程的人類遺傳變異圖譜仍未完全確定。
近日,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和英國的研究人員對五個人群的血細胞特征遺傳學進行了更廣泛的研究,包括歐洲、東亞、非洲、西班牙 / 拉丁美洲和南亞人群。這項薈萃分析囊括了近 75 萬名個體的數據,涉及到 15 種表型,這些表型反映紅細胞、白細胞或血小板的特征。
這項跨譜系的分析揭示了 5,552 個遺傳變異與血細胞性狀之間的明顯關聯。這組數據還包含了大約 100 個非歐洲人群特有的關聯,其中落在 71 個遺傳位點的變異之前并沒有與血液性狀相關聯。
例如,對于南亞血統的個體,研究人員發現了白介素 7(IL-7)基因中的突變,該突變刺激 IL-7 的分泌,從而增加了血液中的淋巴細胞水平。他們認為,這種突變有可能會影響南亞血統個體抵抗某些感染的能力。
研究人員還利用歐洲、日本或非裔美國人血統的數十萬名個體的生物樣本庫數據,對三個譜系開展了 “全表型組(phenome-wide)” 關聯研究,并考慮了與各種血細胞特征相對應的多基因評分。
不過,他們也指出,盡管這項研究的規模很大,但絕大多數的參與者是歐洲血統。這必然會給研究帶來偏倚。未來,他們希望更多地去研究東非人群或土著人群,以便闡明調節血細胞的新基因。
作者在文中寫道:“我們探索了跨種族變異在多個人群中的臨床意義和預測價值,并比較了遺傳結構以及自然選擇對人群之間這些血液表型的影響。總之,我們對血液學性狀的研究結果突出了在遺傳學研究中采用更全面代表群體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