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代謝如何處理氨基酸
密歇根大學醫學院外科、免疫學與生物學教授鄒偉平(Weiping Zou)博士說:“沒人知道這些問題是否都息息相關。我們將其中的幾個難題放在一起,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
領導這項公布在 Nature 上新研究的是鄒偉平博士,他是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杰出成就的華人科學家,其專業領域涉及腫瘤、免疫、炎癥及醫學轉化,在腫瘤免疫領域創立 “腫瘤免疫抑制網絡學說”,在腫瘤和機體免疫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其應用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這項最新研究發現了這三個難題之間的聯系,這表明針對腫瘤細胞中的氨基酸:甲硫氨酸轉運蛋白可以讓免疫療法對更多的癌癥起效。
研究表明,癌癥會使免疫系統的士兵 T 細胞異常,從而阻止 T 細胞對其發起攻擊。問題是: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研究人員研究了腫瘤的微環境,特別是腫瘤如何代謝氨基酸。他們發現一種稱為甲硫氨酸的氨基酸對 T 細胞的存活和功能影響最大。這種氨基酸含量低的 T 細胞會變得異常,T 細胞中的低甲硫氨酸也會改變組蛋白模式,從而導致 T 細胞受損。
之前的研究分析了讓腫瘤細胞饑餓的整體方法,其想法是使腫瘤細胞沉迷于甲硫氨酸。但是,鄒教授表示,這項研究表明了為什么這種方法可能是一把雙刃劍。
“我們在腫瘤細胞和 T 細胞之間競爭甲硫氨酸。如果餓死了甲硫氨酸的腫瘤細胞,那么 T 細胞也不會得到它。我們希望的是選擇性地刪除腫瘤細胞的甲硫氨酸。而不是 T 細胞的”。
實際上,研究發現補充甲硫氨酸實際上可以恢復 T 細胞功能。足夠高的甲硫氨酸水平意味著腫瘤細胞和 T 細胞都足夠。
一個關鍵是,腫瘤細胞具有更多的轉運甲硫氨酸的轉運蛋白。研究人員發現,破壞這些轉運蛋白會保護健康的 T 細胞,因為 T 細胞可以競爭甲硫氨酸。
“仍然有許多機制細節尚未弄清,特別是甲硫氨酸代謝的詳細代謝途徑。我們還需要了解腫瘤細胞和 T 細胞的代謝途徑有何不同。我們希望找到一個靶點,相對于腫瘤細胞特異,這樣我們就不會傷害 T 細胞,而是會影響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