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well 實驗
簡介
細胞遷移是指細胞在外界信號的作用下從一個位置(區域)移動到另一個位置(區域)的過程,這個過程在生物體內發揮著非常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學作用,比如損傷修復、腫瘤轉移、免疫細胞的遷移、組織修復等。
用途
細胞遷移實驗是一種常用的體外實驗方法,用于評估細胞遷移能力的變化,以及探究與細胞遷移相關的分子機制。
材料與儀器
顯微鏡、Transwell 小室、細胞培養板孔板、無血清 DMEM、10% 胎牛血清、DMEM 和 1640 培養基、DMEM 完全培養基、1640 完全培養基(也可加到 20% 血清)、無菌 PBS、棉簽、胰酶、4% 多聚甲醛固定液、結晶紫染液。
步驟
1.使用前進行基底膜水化
每孔加 50 μl 無血清培養液,37℃ 室溫下 30 min 進行基底膜水化。
2.制備細胞懸液
①先讓細胞撤血清饑餓 12~24 h,進一步去除血清的影響。
②消化細胞,終止消化后離心棄去培養液,用 PBS 洗 1~2遍,用含 BSA 的無血清培養基重懸。調整細胞密度至 5×105 個/ml。
3.接種細胞
①取細胞懸液 100 μl 加入 Transwell 小室。
②孔板下室加入 600 μl 含 10% FBS 的培養基。
③培養細胞:常規培養 12~48h(主要依細胞遷移能力而定)。
4.結果統計
直接計數法,「貼壁」細胞計數,這里所謂的「貼壁」是指細胞穿過膜后,可以附著在膜的下室側而不會掉到下室里面去,通過給細胞染色可在鏡下計數細胞。
取出 Transwell 小室,棄去孔中培養液,用無鈣的 PBS 洗 2 遍,甲醇固定 30 分鐘,將小室適當風干。
0.1% 結晶紫染色 20 min,用棉簽輕輕擦掉上層未遷移細胞,用 PBS 洗 3 遍。熒光顯微鏡下隨即五個視野觀察細胞,記數,取平均值,統計分析。
注意事項
1. 下層培養液和小室間常會有氣泡產生。一旦產生氣泡,下層培養液的趨化作用就減弱甚至消失了,因此在種板的時候要特別留心。一旦出現氣泡,要將小室提起,去除氣泡,再將小室放進培養板。
2. 培養細胞的時間為 24h 較常見。時間點的選擇除了要考慮到細胞侵襲力外,處理因素對細胞數目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3. Transwell 孔徑的選擇需要考慮實驗的目的和實驗細胞的大小。如不涉及研究細胞運動能力通常是選擇 4 μm 或者 3 μm。
4. 細胞懸液的制備數量要合適:
細胞量過多,穿過膜的細胞會過多過快,如果最后用計數法統計結果的話將難以計數;
而過少的話,可能還沒到檢測的時間點,所有的細胞都已穿過,因此最少也要保證在收樣的時候,上室內還要有一定量的細胞存在。
5. 細胞在小室內的形態有可能不是正常培養貼壁的形態,而是圓形的,仍是懸浮時的形態,不過會聚集成團,屬正常現象(別人的經驗,注意觀察)。
6. 如果研究細胞侵襲實驗,則需要在第一步進行 Matrigel 基質膠鋪板。
7. 細胞接種時盡量均勻,建議沿著壁緩慢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