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滅活試驗——低 pH 孵放技術
簡介
低 pH 孵放技術是一種病毒滅活方法,適用于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多種病毒。該方法通過降低 pH 值和提高溫度來滅活病毒,從而保證疫苗的安全性。
原理
該方法本質是在病毒顆粒中緩慢地增加固定的低 pH 值,引起其結構的改變和失活。在體外的情況下,病毒普遍不能耐受滅活過程中降低 pH 值,高溫等條件,因此通過該實驗方法可以實現對病毒顆粒的安全滅活。
用途
病毒滅活是制備活疫苗或不活疫苗的一種重要手段。該實驗方法可以用于制備水痘疫苗和流感疫苗,確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材料與儀器
① 病毒懸液
② 0.1mol/L NaH2PO4
③ NaCl
④ 0.1mol/L PBS
⑤ 馬來酰亞胺哌嗪(MOPS)
⑥ 低溫冰箱
⑦ 微孔板
⑧ 無菌平板
⑨ 硫酸銨
⑩ 酚紅指示劑
? 手套、口罩、護目鏡等安全護具
步驟
1、準備實驗環境:工作區表面清潔干凈,排除任何可能造成樣本受污染的因素。
2、穿戴安全護具:戴上手套、口罩、護目鏡等安全護具,避免病毒樣本的直接接觸。
3、準備樣本:將病毒樣本從儲存容器中提取,并將其加入 1.5 ml 離心管中。
4、加入磷酸鹽緩沖液:向病毒樣本中加入足夠的 PBS 緩沖液,將其濃度調至期望的稀釋度。
5、溶于低 pH 緩沖液中:將病毒樣本與 PBS 緩沖液的混合物徹底溶于低 pH 緩沖液中,攪拌均勻。
6、孵育:設置一個適當的孵化時間、溫度和低 pH 值,以保證病毒樣本在低 pH 條件下被滅活。「通常情況下,使用 pH 4.0 的可溶性吡啶可在短時間內有效孵放」(根據不同實驗需要孵放時間以實驗為準)。
7、調節 pH 值:在孵化時間結束后,迅速用梁氏緩沖液或其它可以中和低 pH 的緩沖液調節樣本的 pH 值。
8、孵化對照組:在同樣的溫度下,將一部分病毒樣本用磷酸鹽緩沖液進行孵化,不加低 pH 緩沖液,作為對照組。
9、氧化還原劑處理:可以使用過氧化氫或電子束滅活等方法進一步確認病毒已經被滅活。
10、檢測樣本滅活病毒是否被完全滅活,若滅活未徹底可以修改實驗條件重新實驗(例如,調整孵育時間、低 pH 濃度)。
注意事項
1. 實驗操作時必須穿戴完善的安全護具。
2. 實驗環境須嚴格按照生物安全規定設置,以保證實驗操作過程及結束后的環境安全。
3. 實驗器材必須預先消毒,避免外來物質污染病毒樣本。
4. 在操作過程中,避免采用模糊不清的緩沖液混合物,以免在低 pH 緩沖液中出現沉淀。
5. 整個過程應在大型生物安全實驗室中進行,以確保完成病毒的滅活及外泄風險的降低。
常見問題
1. 如何確定每個實驗的 pH 適宜值?
一般根據病毒樣本適應的范圍來選擇以及前期的實驗推算;
2. 低 pH 溶液使用的越濃病毒滅活效果越好嗎?
不盡然,低于 5.5 的低 pH 緩沖液對病毒的滅活是一種相對慢速的過程,較高的濃度可能需要過長時間的孵育, 同時還可能使病毒樣本性質遭受破壞,同時也極易在操作的過程中生成沉淀,最終導致實驗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