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曼不動桿菌
01 形態特征
革蘭染色陰性,菌體短小、呈球桿狀,在對數生長期大小約為 (1.0~1.5)μm×(1.5~2.5)μm,靜止期常呈球狀。在固體培養基上一般形成光滑、有時是黏液樣菌落,顏色淺黃色或灰白色。
專性需氧菌,最適溫度 35℃,無特殊營養要求,在實驗室常規培養基如普通瓊脂、血瓊脂、麥康凱瓊脂上均生長良好。
在血瓊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圓形、光滑、邊緣整齊的菌落,氧化酶試驗陰性,觸酶試驗陽性,硝酸鹽還原試驗陰性,能夠氧化分解葡萄糖。
生物膜形成:細菌進入人體后可在局部形成生物膜,使藥物難以發揮作用,同時增強對宿主體內和醫療器械表面的黏附,抵抗抗生素和免疫清除。
外膜蛋白作用:介導耐藥性,如孔蛋白缺失可導致抗生素滲透障礙。
脂多糖引發炎癥:菌體脂多糖可誘發炎性反應,引起機體損傷,如引發敗血癥等。
接觸傳播:醫務人員帶菌的手在治療操作中傳播,是醫院內感染爆發的常見來源。醫療器械如機械通氣裝置、血管導管等被污染后,也可將細菌傳播給患者。
空氣傳播:該菌在環境中存活時間較長,容易形成氣溶膠,可通過空氣傳播。
呼吸系統感染: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重癥監護病房中常見的感染類型,患者可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
血流感染:常與中心靜脈導管相關,可導致敗血癥,死亡率較高,患者表現為發熱、寒戰、低血壓等。
傷口感染:燒傷或創傷后,鮑曼不動桿菌可感染傷口,導致傷口愈合延遲、化膿,甚至出現組織壞死。
泌尿系統感染:多與導尿管使用有關,可引起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等,患者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
其他感染:還可引起腦膜炎、腹膜炎、心內膜炎等,出現頭痛、嘔吐、腹痛、胸痛等相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