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體感染實驗
噬菌體T2有一個蛋白質的外殼,DNA裹在其中。當噬菌體T2感染大腸桿菌時,它的尾部吸附在菌體上。然后,菌體內形成大量噬菌體,菌體裂解后,釋放出幾十個乃至幾百個與原來感染細菌一樣的噬菌體T2。
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中,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含有硫,DNA中不含硫,所以硫只存在于T2噬菌體的蛋白質。相反,磷主要存在于DNA中,至少占T2噬菌體含磷量的99%。Alfed Hershey和Martha Chase(1952)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標記蛋白質,32P標記DNA。宿主菌細胞分別放在含35S或含32P的培養基中。宿主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就被35S或32P標記上了。然后用噬菌體去感染分別被“S或”P標記的細菌,并在這些細菌中復制增殖。宿主菌裂解釋放出很多子代噬菌體,這些子代噬菌體也被標記上35S或32P。
接著,用分別被35S,或32p標記的噬菌體去感染沒有被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宿主菌,然后測定宿主菌細胞帶有的同位素。被35S標記的噬菌體所感染的宿主菌細胞內很少有35S,而大多數35S出現在宿主菌細胞的外面。也就是說,35S標記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在感染宿主菌細胞后,并未進入宿主菌細胞內部而是留在細胞外面。被32P標記的噬菌體感染宿主菌細胞后,測定宿主菌的同位素,發現32P主要集中在宿主菌細胞內。所以噬菌體感染宿主菌細胞時進入細胞內的主要是DNA。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噬菌體注入宿主菌細胞內的物質是DNA,釋放出來的是跟原先感染細菌細胞一樣的噬菌體。可見在噬菌體的生活史中,只有DNA是聯系親代和子代的物質。
北京天優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官網:http://m.jyzjsd.com/
服務熱線:400-860-6160
聯系電話/微信:13718308763
QQ:2136615612 3317607072
E-mail:Tianyoubz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