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梭菌如何診治?
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對氧極為敏感,分離培養較困難.故命名為艱難梭菌。艱難梭菌屬厭氧性細菌。厭氧性細菌是指那些在無氧條件下要比在有氧環境中生長好的細菌,而人的腸道正好是一個相對無氧的環境。 艱難梭菌為革蘭陽性粗大桿菌,有鞭毛,卵圓形芽胞位于次極端 。芽胞在外環境可存活數月。分離培養基常用環絲氨酸一甘露醇等特殊培養基 。艱難梭菌能形成芽胞,對熱力、干燥、消毒劑等理化因素均有強大的耐受性,在干燥、消毒劑環境中可存活數月,在衣服、家具和環境中廣泛存在。
艱難梭菌是人類腸道正常菌群成員,不規范使用抗生素時,可導致腸道菌群失調。耐藥的艱難梭菌大量生長繁殖,導致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和偽膜性腸炎等疾病。
1、毒素檢測
組織細胞毒素檢測被認為是診斷的金標準,需時48小時,敏感性高,且能檢測毒素。
2、細菌培養
用環絲氨酸、頭孢西丁、果糖瓊脂培養基進行厭氧培養,需時72小時,靈敏度高且可獲得菌株,不能檢測毒素。
3、谷氨酸脫氫酶檢測
谷氨酸脫氫酶是艱難梭菌與梭菌屬其他細菌共同的非毒素蛋白質,采用乳膠凝集試驗,操作簡單快速(15-45分鐘),敏感性略低,且與其他厭氧菌存在交叉反應。
4、基因診斷
采用聚合酶鏈技術可檢測A毒素、B毒素、二元毒素以及高毒力的菌株,敏感性高。
5、膠乳(凝集)試驗(latex test)
膠乳綁定抗體后,加入過濾后的糞便濾液,觀察起凝集結果。
6、掃描試驗(screening test)
測試普通抗原后,跟隨其他特定試驗。病人的病史是重要的參考標準。測試普通抗原可以測定產生毒素的艱難梭菌和不產生毒素的梭菌,也是診斷假膜性腸炎(PMC),抗生素相關腹瀉(AAD) 的方法。確定仍需其他特定的方法。
7、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
是敏感性極高的鑒定方法,由于其設備昂貴則不作為基礎檢測。優點為敏感和特異性高,得到結果的時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