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檢測方法
簡介
HIV 抗體檢測可用于診斷、血液篩查、監測等。大多數人從 HIV 感染到測到抗體大約需要 6~12 周的時間,在這段時間,HIV 抗體檢測不能識別出在抗體形成前即處于窗口期的感染者。窗口期的存在,使患者輸入 HIV 抗體陰性的血液后仍可感染 HIV。HIV 感染 6 個月后所有感染者均抗體陽性。檢測抗體的假陽性和假陰性率都很低,準確率可達 99%,且價格低廉,可以應用于整個病程的監測,HIV 抗體在病毒感染后的整個感染過程中長期穩定地存在并可被檢測到。
原理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檢測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檢測血清中 HIV 抗體可作為判定 HIV 感染的證據。HIV 抗體檢測是一種間接試驗,通過發現抗體而確定感染的存在。這種證據不能確定病毒的存在。
材料與儀器
無
步驟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檢測方法的基本過程可分為如下幾步:
HIV 抗體檢測程序分為篩查試驗(包括初篩和復檢)和確證試驗。根據檢測目的選用符合要求的初篩試劑對樣品進行初篩檢測,對呈陰性反應的樣品,可出具 HIV 抗體陰性(-)報告;對呈陽性反應的樣品,需要進一步做復檢試驗和確證試驗。復檢試驗應使用原有試劑和另外一種不同原理(或廠家)的試劑,或另外兩種不同原理或不同廠家的試劑進行。如兩種試劑復檢均呈陰性反應,則報告 HIV 抗體陰性(-);如均呈陽性反應,或一陰一陽,須送艾滋病確證實驗室進行確證試驗。艾滋病檢測初篩實驗室復檢判定為陽性反應的樣品,確證實驗室可以直接進行確證試驗。
(一)HIV 抗體篩查試驗用于篩查試驗的方法要求敏感性高,不能出現假陰性,但允許有少量假陽性。常用以下幾種方法:
A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最常用的初篩方法,能同時檢測大量樣品,適應于大規模普查??墒褂醚?、唾液、尿液樣品,ELISA 多為單純 HIV 抗體檢測試劑。HIV 抗原抗體聯合檢測試劑可同時檢測血液中的 HIV p24 抗原和 HIV-1/2 抗體。HIV 抗原或抗體包被于固相載體,加入待檢樣品和酶標記的 HIV 抗原或抗體,加底物顯色,用酶標儀測定結果。
B 化學發光或免疫熒光試驗:這類試劑采用發光或熒光底物,既可檢測抗體,也可聯合檢測抗原抗體。HIV 抗原或抗體包被于固相載體,加入待檢樣品和酶或熒光標記的 HIV 抗原或抗體,加發光或熒光底物,用發光或熒光儀測定結果。
C 快速檢測(rapid test,RT)試驗:這類試驗簡便快速,一般可在 10~30 分鐘內得出檢測結果,標本容易采集,只需較少的實驗設備,可以直觀的判定和解釋結果,適用于應急檢測、門診急診檢測。HIV 快速檢測試驗按原理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1)免疫滲濾試驗:斑點 ELISA 和斑點免疫膠體金(或膠體硒)快速試驗,均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HIV 抗原點狀固定在膜上,加入待檢樣品后,陽性結果在膜上抗原部位顯示出有色斑點。反應時間在 10 分鐘以內。有效試驗的質控點必須顯色。
2)免疫層析試驗: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HIV 抗原線狀固定在膜上,加入待檢樣品(血液或唾液)后,待檢樣品沿著固相載體遷移,陽性結果在膜上抗原部位顯示出有色條帶。有效試驗的質控帶必須顯色。
3)明膠顆粒凝集試驗:是 HIV 血清抗體檢測的一種簡便方法。將 HIV 抗原致敏明膠顆粒作為載體,加入待檢樣品。當待檢樣品含有 HIV 抗體時,明膠顆粒與抗體發生凝集反應,根據凝集情況判讀結果。明膠顆粒凝集試驗的試劑有兩種:同時檢測 HIV-1 和 HIV-2 抗體以及分別檢測 HIV-1 和 HIV-2 抗體。
(二)HIV 抗體確證試驗依據《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09 年版)》,HIV 確證方法有免疫印跡試驗(Western blot,WB)、條帶免疫試驗、放射免疫沉淀試驗(RIPA)及免疫熒光試驗(IFA)等。
A 免疫印跡試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原理是顯示待測血清中特異的 HIV 抗體蛋白。將 HIV 裂解后,其不同的蛋白成分通過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SDS-polyacrylamidegel)電泳,使 HIV 蛋白按其分子量大小不同,分為不同的區帶,排列于凝膠上,形成若干條特異的 HIV 蛋白區域。通過印跡技術轉移到硝酸基纖維膜上,將硝酸基纖維膜切成細的試紙條,加入待測血清共同孵育,抗 HIV 的特異蛋白抗體與其對應的抗原蛋白結合。漂洗掉非特異結合的血清成分,加入酶標抗人 IgG 共同孵育,使酶標抗體與被結合的待測血清抗體結合,漂洗后與酶底物反應,顯色。不同的特異抗體在硝酸基纖維膜上的特異 HIV 蛋白區域形成顏色沉淀帶,通過肉眼可以觀察反應部位上的顏色反應,來判斷結果。由于不同的抗原蛋白在診斷中有不同的意義,因此不同帶型的出現,可以為診斷提供較準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