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分離和鑒定
簡介
HIV-1 分離培養的意義:HIV 抗體不確定或 HIV-1 陽性母親所生嬰兒的鑒別診斷;HIV 表型耐藥檢測及其他 HIV 生物學特征研究;HIV 感染的輔助診斷 HIV 感染窗口期。細胞培養與血清學方法相比,專一性很強,不會出現假陽性。但其敏感性不如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因為必須有一定數量的感染細胞存在才能培養出病毒來。細胞培養方法的最大好處是能得到最原始的臨床毒株,其重要意義在于確認對 WB 不確定的疑似感染者及母嬰傳播、嬰幼兒 HIV 感染者。毒株可供藥物篩選、耐藥性及其生物學特性等研究。
原理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分離和鑒定的基本原理是細胞培養與血清學方法相比,專一性很強,不會出現假陽性。但其敏感性不如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因為必須有一定數量的感染細胞存在才能培養出病毒來。
材料與儀器
器材:HIV陰性者外周血淋巴細胞(PBMC)、傳代淋巴細胞系。
步驟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分離和鑒定的基本過程可分為如下幾步:
A 一般采用 HIV 陰性者外周血淋巴細胞(PBMC)與受檢者標本(PBMC、全血、血漿、精液及其他體液)共培養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 PBMC 共培養,適當周期培養后測定培養液 HIV p24 抗原或反轉錄酶(RT),進而判斷患者的淋巴細胞是否受到 HIV 感染。
B 也可用傳代淋巴細胞系如 HT-H9、Molt-4、CEM 細胞來做分離及傳代。培養 2~4 周后,如出現不同程度細胞病變效應(CPE),則說明有病毒增殖,特征性的細胞病變是有融合的多核巨細胞。
C 無論是否出現 CPE,都需要再用免疫學方法檢測 HIV p24 抗原,或用生化方法測定培養液中反轉錄酶的活性,也可用電鏡檢測 HIV 顆粒進行鑒定,確定患者標本中是否有 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