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雙酚類測定新國標GB 5009.305-2025
雙酚類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兩個苯酚單元,苯基部分通過含碳或硫原子基團連接在一起的一類有機物。其被用于生產聚碳酸酯和環氧樹脂等聚合物材料,廣泛存在于塑料、紙幣和熱敏紙等日常用品中。

雙酚A、雙酚F和雙酚S的結構式
奇跡材料的基石
雙酚A(BPA)與光氣反應能夠生成性能優異的透明塑料——聚碳酸酯,與環氧氯丙烷通過縮聚反應則可以生成雙酚A型環氧樹脂。這兩種革命性材料的誕生,使得雙酚A的應用滲透到當時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聚碳酸酯被用于制造嬰兒奶瓶、飲用水瓶、食品容器、光盤、眼鏡片、醫療器械、汽車部件、電子設備外殼等,環氧樹脂被用作食品和飲料罐頭的內壁涂層、飲用水管道的內襯、牙科密封劑、電子產品封裝材料等。
健康警鐘敲響
在含雙酚A的材料被廣泛應用后,研究人員發現其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物,即使劑量很低,也能模擬人體雌激素,干擾內分泌系統。更有動物實驗表明,雙酚A暴露可能增加生殖發育異常、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某些癌癥的風險。鑒于雙酚A對人體的潛在危害,多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禁止在嬰兒奶瓶中使用BPA,“BPA-Free”(不含BPA) 成為重要的營銷標簽。
替代品是否可靠?
雙酚A的危害被發現后,工業界大量使用雙酚S(BPS) 和雙酚F(BPF)等替代品來生產“BPA-Free”產品。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這些替代品在化學結構上與BPA相似,也可能具有類似的內分泌干擾效應,它們的安全性同樣令人擔憂。
雙酚類新測定標準
由于雙酚A、雙酚F和雙酚S是備受關注的雙酚類污染物,今年3月,我國首次制定了標準《GB 5009.305-2025 食品中雙酚A、雙酚F和雙酚S的測定》。該標準將于2025年9月16日正式實施,適用于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水產品、谷物、蛋類、蔬菜、水果、飲料、嬰幼兒配方食品和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三種物質的測定。這為全面監測雙酚類物質在食品中的遷移情況提供了統一方法。
總結與展望
雙酚類化合物作為現代材料科學的重要基石之一,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發展、促進了生活便利,但也敲響了健康與安全的警鐘。國標GB 5009.305-2025的制定進一步加強了雙酚類化合物的監管,食品安全防線再次升級。未來,如何在材料應用與公共健康之間尋求平衡,仍需要各領域研究人員的共同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