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 法檢測藥物對貼壁細胞的半抑制濃度
簡介
MTT 又名噻唑藍【3-(4, 5-Dimethyl-2-Thiazolyl)-2, 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中文名為 3-(4, 5-二甲基-2-噻唑)-2, 5-二苯基四氮唑溴鹽,商品名為噻唑藍】,是一種黃顏色染料,可用于檢測細胞的存活和生長情況。
原理
活細胞線粒體中(原核細胞則位于細胞膜上)的琥珀酸脫氫酶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能夠將外源性 MTT 還原為水不溶性的藍紫色結晶甲臜 (Formazan) 并沉積在細胞中,而死細胞無此功能。
二甲基亞砜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能夠溶解細胞中的甲瓚,用酶標儀在 490 nm 波長處測定其光吸收值,在一定細胞數范圍內,MTT 結晶形成的量與活細胞數成正比,可以間接反映活細胞的數量,定量評價供試藥物的毒性。根據檢測數據,計算可得供試藥物對細胞的半抑制濃度。
用途
廣泛應用于藥物對體外培養的細胞毒性的測定。
材料與儀器
(1)實驗器材:
2 mL 離心管、50 mL 離心管
96 孔細胞培養板、10 μL 移液槍
200 μL 移液槍、1000 μL 移液槍
10 μL 槍頭、200 μL 槍頭、1000 μL 槍頭
CO2 細胞培養箱、生物安全柜、離心管架
恒溫震蕩搖床、石英比色皿、酶標儀
光學顯微鏡、多通道移液器(排槍)等
(2)試劑:
MTT、胰蛋白酶、胎牛血清、PBS
DMSO 等。
(3)供試細胞和待測樣品:
生長于對數期的細胞、待測藥物
步驟
(1)配制 MTT 和梯度濃度的藥物
a. PBS 磷酸緩沖液 (1 L,調節 pH = 7.4)
試劑 | 用量 (g) |
KCl | 0.2 |
NaCl | 8 |
Na2HPO4 | 1.44 |
KH2PO4 | 0.24 |
b. MTT (5 mg/mL):稱取 MTT 0.5 g,溶于 100 mL PBS 中,0.22 μm 微孔濾膜過濾除菌,4 ℃ 避光保存;
c. 待測藥物:稱取約 0.5 mg 待測藥物,用 DMSO 配成 2.56 mg/mL 的初始濃度,建議預實驗稀釋的系列梯度濃度分別為 2.56、1.28、0.64、0.32、0.16、0.08、0.04、0.02 mg/mL(該濃度范圍針對本實驗室初篩的藥物活性所設,具體藥物濃度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設立),后根據實驗結果再選擇更精細的濃度;硫酸鏈霉素的濃度與待測藥物一致。
(2)細胞標準曲線制作:
a. 用 0.5% 的胰蛋白酶消化對數期細胞,待細胞即將脫離皿底時,加少量血清終止反應,1000 rpm 離心 5 min,棄上清,將細胞沉淀用培養基吹打混勻,計數后調整細胞懸液的濃度至 5~10×104/mL;
b. 向 96 孔板的小孔中加入 100 μL 細胞懸液,每板鋪 8 組細胞,濃度設置分別為 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 個/孔(邊緣孔用無菌 PBS 填充),共鋪 4 板細胞;
c. 96 孔板放入 5% CO2 培養箱中,37 ℃ 培養,每 24 h 取出一塊板進行檢測:
1) 每小孔加入 10 μL MTT溶液,放回培養箱中繼續培養 4~6 h;
2) 吸去小孔內培養液(移液槍不要觸到底部的結晶), 每孔加入 150 μL DMSO,搖床上低速振蕩 10 min,使結晶物充分溶解,之后用酶標儀檢測各小孔在波長 490 nm 下的吸光值;
d. 繪制標準曲線:以時間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繪制細胞生長的標準曲線。
(3)接入細胞:收集對數期細胞,調整細胞懸液濃度后,向 96 孔板中加入 100 μL 細胞懸液,鋪板使細胞濃度為 1000~10000 個/孔(邊緣孔用無菌 PBS 填充);
(4)共培養:96 孔板放入 5% CO2 培養箱中,37 ℃ 孵育至細胞貼壁后,加入一系列濃度梯度的藥物,溶劑對照為 DMSO,選擇相應已知活性良好的藥物用作陽性對照,每個處理重復 3 次,繼續培養 24~72 h 后顯微鏡觀察;
(5)向 96 孔板的每個小孔中加入 20 uL MTT 溶液,繼續培養 4 h 后觀察顯色情況,終止培養后,吸去小孔內培養液,每小孔加入 150 uL DMSO,置搖床上低速振蕩 10 min,使結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聯免疫檢測儀 490 nm 處測量各孔的吸光值。
(6)半抑制濃度采用改良寇式法進行計算,公式:1 g IC50 = Xm - I [P-(3 - Pm - Pn)/ 4]
Xm:1g 最大劑量
I:1g(最大劑量/相臨劑量)
P:陽性反應率之和
Pm:最大陽性反應率
Pn:最小陽性反應率
其中,最大陽性反應率是指最大抑制率,最小陽性反應率是指最小抑制率,藥物抑制率 = 1 - 加藥組 OD 值 / 對照組 OD 值,將所得數據代數計算即可。
注意事項
1)MTT 建議現配現用,分裝后 -20 ℃ 避光保存,若已經變為灰綠色,則不建議繼續使用;
2)要保證初始的鋪板密度一致,需要對細胞進行計數,根據計數結果,調整到鋪板所需密度,本實驗方法中給出的范圍較大,不同細胞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同樣地,起始藥物濃度范圍也需進行預實驗判斷;
3)96 孔板最邊緣小孔中的水分蒸發很快,容易導致藥物濃度變化,出現誤差較大,建議邊緣小孔用無菌 PBS 填充;
4)反應結束后需要完全棄去小孔中的液體,本方法中的建議是用移液槍吸取,也可以倒扣 96 孔板用吸水紙吸去液體,兩種方法均須注意不要碰到小孔底的沉淀物。
常見問題
對于未知藥物,加入 MTT 前需確認該藥物是否會與 MTT 反應,或本身具有較強的氧化還原性。如果該藥物成分尚未得到明確鑒定,建議用 PBS 清洗 2~3 次后再補加培養基,之后再加 MTT 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