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粘附實驗(MTT 比色法計數)
簡介
體內細胞想要運動要先脫離其他細胞,從而使細胞粘附能力發生改變,細胞粘附實驗主要用于判定細胞在經過各種藥物處理、基因編輯或培養條件改變后,細胞的粘附能力改變情況。
原理
機體內許多細胞,如上皮細胞固定在某處發揮功能;另一些細胞,如白細胞,活躍運動,就需要不斷調節細胞粘附。細胞粘附性的改變在腫瘤轉移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惡性腫瘤具有從原發瘤分離及在體內擴散的能力,提示這些細胞相互識別及粘附機制發生了改變。將細胞種植于包被的培養板中,培養一段時間后去除未粘附細胞,可以檢測細胞在模擬基質的表面粘附的細胞數變化,通過 MTT 比色法檢測粘附細胞量從而反應粘附的細胞數,即可得出細胞粘附率。
用途
藥物實驗、基因轉染、敲除或培養,腫瘤轉移機制、細胞功能、細胞粘附、炎癥機制等。
材料與儀器
各種規格移液器(0.5~10 μl、10~100 μl、100 μl~1 ml)、各種規格 Tip(10 μl、200 μl、1 ml)、96 孔板、 EP 管、超凈工作臺、二氧化碳培養箱和酶標儀、10 μg/ml fibronectin 纖連蛋白(或 collagen 膠原)、MTT、1% BSA、胰蛋白酶、PBS、FBS、無血清培養基、DMSO 和細胞等。
步驟
1、用預冷的無血清培養基將 fibronectin 配制成 10 μg/ml 的人工基底膜膠液,混勻后置于冰上備用。
2、96 孔板中每孔鋪稀釋過的 fibronectin 50 μl,超凈工作臺中風干過夜。
3、吸去包被液,加入 200 μl 1% BSA 在 37 ℃ 孵育孔板 1 h,用無血清的培養基浸洗孔板 3 次洗去多余的膠備用。
4、待測細胞(包括實驗組和對照組)處理好后,0.25% EDTA 胰蛋白酶消化細胞,用無血清的培養基調整細胞懸液濃度,以 5×104 個/孔接種 96 孔板,每孔體積為 100 μl,同時設不加細胞只加培養液的空白對照孔。每組細胞設置 5 個重復孔,邊緣孔用無菌 PBS 填充。
5、將細胞放入 37 ℃、5% CO2 培養箱內培養 30~60 分鐘(可根據細胞狀態和實驗需求適當調整培養時間)。
6、取出細胞培養板,吸棄培養基,PBS 輕柔漂洗 3 遍,每孔加入 100 μl 新鮮培養基。
7、96 孔板中每孔加入 10 μl MTT 溶液(5 mg/ml ),37 ℃ 孵育 4 小時。
8、小心吸棄孔內培養上清液,每孔加 150 μl DMSO,搖床振蕩 15 分鐘,使結晶物充分溶解。
9、測定樣品孔 OD 值。選擇 490 nm 波長,用酶標儀測定各孔吸光值,記錄結果。取各重復孔 OD 值的平均數。
10、計算細胞粘附率。
細胞粘附率 = [(實驗組細胞 OD-空白 OD)/(對照組細胞 OD-空白 OD)]× 100%
注意事項
1、MTT 溶液用 PBS 現用現配,0.22 μm 濾器過濾后 4 ℃ 避光保存,兩周內有效,或配制成 5 mg/ml 溶液,于 - 20 ℃ 長期保存。避免反復凍融,最好小劑量分裝,用避光袋或鋁箔紙包住 EP 管避光以免分解。
2、接種細胞過程中,應勻速輕柔滴加至孔中,進行「十」字晃動,保證細胞鋪均勻。
3、用含血清的培養基終止消化,再用無血清培養基洗滌細胞并重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