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15-202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鎘的測定》標準解讀及相關標準物質推薦
金屬鎘對于現代工業存在很高的經濟價值,并且廣泛應用在工業技術上,如此不可避免的是對環境的污染,受到鎘污染的工業三廢排放到土壤、河流及空氣中,鎘化合物在氧化環境或還原的環境中均會發生轉化,農作物及水產品直接受到鎘的污染,并且食品在加工的過程中,使用了表面鍍鎘的加工設備及器皿時也會受到鎘的污染,由此人體內鎘的來源是食物、水和空氣。鎘對腎、肺、肝、腦、骨骼及血液系統均可產生毒性,鎘在體內的生物半衰期長達10~30年。正常人的尿鎘為5~10μg/L,而血中鎘為1~2 μg/10 mL。人們長期食用受鎘污染的食物、飲用含鎘水,體內鎘積累過多,便會引起腎功能失調、骨質中的鈣被鎘取代,造成骨質疏松。
金屬鎘的測定方法有多種,常見的有熒光光度計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ICP-MS、共振光散射法。最常用方法是原子吸收石墨爐法。鎘是易揮發性元素,通常食品樣品的鎘灰化溫度超過300℃時就會出現損失,在食品樣品溶液中加入基體改進劑可使被測元素形成熱穩定化合物,如加入30mg/mL磷酸氫二銨,在0.2%的硝酸條件下,樣品中的鎘和磷酸二氫銨基體改進劑發生了化學反應,石墨爐內形成了高熔點的鎘磷酸鹽化合物而提高了鎘的灰化和原子化溫度,可使鎘的灰化溫度提高到700℃,原子化溫度提高到2500℃,得到很理想的測試信號。
當今食品檢驗技術趨向于簡便、快捷、靈敏和微量化,并已獲得廣泛應用,并得到認可。但是由于檢測儀器的不同、檢測環境的不同、試劑純度及生產廠商的不同等,對于同一檢測方法,檢測人員應針對不同的檢測樣品認真研究檢測方法,降低干擾,提高檢出率。只有獲得精準的檢測數據,才能有效防止金屬鎘對人體的危害。同時,嚴格控制鎘污染,才能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標物推薦
產品編號 | 產品名稱 | 產品規格 |
BWQ9418-2016 | 大米粉中鎘質控樣品 | 40g/瓶 |
BWS0173-2016 | 蘋果汁中鎘質控樣 | 40mL |